教科网5月24日电(记者 张佳婷 周宇晗)为调动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推动学院“一课一本”活动的开展,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于5月22日下午在教科1号楼203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第三期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特邀教科院副院长任红娟作为点评专家,2102班周逸凡主持,同学们通过线上直播观摩活动。
图为分享会现场。记者 颜静怡 摄
第一组2003班姚舜禹和陈必焘分享了《孩子是个哲学家》这一本书,他们就家庭暴力现象切入话题,认为家长必须静下心来去思考才能摆脱自己傲慢懒散的大人思维,去真正接触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抚摸他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才会和孩子实现爱的交流。第二组2004班陈庆旭分享了《致青年教师的信》,她从书中理解到: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源于一个不变的东西——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对班级里特别的学生要做到眼中有他,眼中无他。第三组2004班的陈佳分享了《情境教育的诗篇》,她从作者简介、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三个方面诠释了李吉林从一个小学老师成长为著名教育专家的快乐和艰难。
在读书分享过程中,任红娟对三组同学的汇报分别做出点评。她指出,第一本书更多侧重于儿童观,重点在于对孩子的一种认识上,这是基于生活的描述,也是对于家长的一种反思。并结合卢梭——西方第一个真正“发现儿童”的人的儿童观与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进一步帮助同学们理解:儿童时代决不只是成人的预备,而是具有自身的价值;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的等等。第二本书里面蕴含着一种传承,源于学校生活中的现实场景,更聚焦在我们的教育观、学生观。结合书中的案例,强调青年教师应踏踏实实观察学生,研究学生,记录学生;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巴学园”。第三本书是儿童观、学生观在教育教学和课程中的具体彰显,有大量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作为支撑。在阅读中更应体会教育人的教育情怀和执着追求:一生只做一件事,要有作为教育者的研究自觉。同时结合每一组的阅读,推荐拓展阅读的书籍《爱弥儿》《教育的情调》《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建议同学们就一个专题深入学习、研究,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让同学们对家长、学生和老师这三个角色进行思考,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丰富了文化底蕴,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图为分享会现场。记者 颜静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