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专业介绍 正文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

作者:审核人:时间:2019-06-24点击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发展的需要,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师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可以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能够胜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等工作的中学教师。

毕业5年后预期达成的目标: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刻认同和热爱教师职业,依法执教,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能够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2.有开阔的专业视野、严谨的专业态度和优秀的专业素质,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3.对信息技术课程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能够成为学校信息技术专业骨干教师;

4.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符合规范且具特色的育人技巧与机制,能够熟练地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

5.紧随时代潮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手段,自我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二、毕业要求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认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义,理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良好的从教意愿,对投身中学信息化教育教学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职业观,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愿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框架,了解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关联。拥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系统思维能力,掌握常见教育媒体(包括硬件、软件)选择、设计、应用、开发和评价的专业技能。了解学习科学知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进行信息化资源和环境的开发与建设。

4.教学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及信息技术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中的意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3-8年;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核心课程

教学系统设计、C与C++程序设计、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教学技术与媒体(双语)、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中学教育基础、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

 

Copyright© 2020 淮阴师范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