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网5月9日电(记者 邬瑾雯 吴悦)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探索生命成长的科学规律,5月9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于开展心理学讲学会,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铸教授主讲。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尹爱强 摄
会议伊始,邓铸从“生命的底层逻辑”切入,围绕生命发展的四大核心因素“三相互构、同于不同、自适应性、因果逻辑”展开阐述。他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理解底层逻辑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生命观和问题解决能力。
接着,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邓铸系统地分析了心育工作的目标与任务。他指出,心育的核心是立体的心育体系,并从多维度揭示心育工作的必要性,使大家对此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最后,邓铸依次从“教师成长”“中外关于学校心理学的不同理解”“存在的认知偏差与实践不足”以及“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内容”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补教育短板以强国建设。此外,他还重点分析了学校教育体育运动短板形成原因,并提出应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补齐短板。
本次主题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帮助师生深入理解了“生命成长的底层逻辑”的核心要义,还通过剖析生命成长规律与教育实践的内在关联,激发教科院师生的系统性思考,实现教育认知与育人智慧的双向提升,为教科院在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培养新时代卓越教师队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