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网5月23日电(记者 黄嘉玲 高海畅)在教育科学学院的育人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温暖底色。5月22日,学院开展“指尖生花,心韵流淌”传统手工特色活动,将传统匠心技艺与现代心理疗愈融合,为学生心灵成长搭建新平台。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高海畅 摄
活动以衍纸、香囊制作、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为载体,构建沉浸式心理疗愈场景。学生在卷纸勾勒花纹、穿针缝制香囊、执针刺绣的过程中进入“心手合一”状态,有效从学业压力中抽离。当零散材料化作艺术品,创作带来的成就感驱散焦虑阴霾。
传统手工成为情感表达的独特语言。“手作传情”主题活动中,学生将思念与期许融入手作,刺绣并蒂莲、香囊合欢结等成为情感载体。作品或赠亲友或展览,促进情感流动。分享创作故事、合作完成大型刺绣时,社交焦虑在协作中消融,增强群体归属感。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高海畅 摄
活动注重传统文化浸润,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工作坊,解读香囊“鱼跃龙门”、刺绣“平针藏锋”等文化密码。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瑰丽的同时塑造文化自信,视手中创作为文明传承印记,汲取面对挑战的勇气。
“指尖生花,心韵流淌”活动以传统手工艺为舟,助力学生驶向心灵港湾。未来,教科院将深耕“手工+心理”育人模式,让指尖绽放艺术与心灵成长的双重力量,为心理健康铺就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