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学生活动 正文

教科院举办“朗诵启幕,民俗传情”朗诵活动

作者:吴雅臻/文 宋颖/摄审核人:庞超时间:2025-11-07点击数:

教科网11月7日电(记者 吴雅臻)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和谐师生社群,构建立体的文化场域,11月7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教科院团委外联部于26号楼学生社区开展了“朗诵启幕,民俗传情”朗诵活动。

图为2502朱俊亚。记者 宋颖

活动主要围绕民俗文化主题展开,内容包含民俗主题诗歌朗诵、演讲等。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创作民俗主题诗歌,《根脉的回响》《听,石板寨在歌唱》《民俗里的中国》《年的模样》等作品,以优美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民俗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独特魅力,唤起了大家对民俗的深切共鸣。朗诵中对剪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的描绘,让大家深入了解了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通过朗诵之声感受到民俗技艺的精湛与奇妙,进一步深化了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让古老传统在青春表达中焕发新生。选手们用声音编织记忆的经纬,将节气更替、村落烟火、手艺传承娓娓道来,每一句都浸透对文化根脉的敬意与守护。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红绸翻飞的社火庙会、烛光摇曳的家训堂前,在诗意的回响中拾起心底最柔软的文化乡愁。活动尾声,一曲《乡愁谣》的集体诵读将气氛推向高潮,声音如清泉流淌,润泽着每位听众的心田。民俗不仅是远去的烟火,更是今日青年心中跃动的文化基因,在朗朗诵声中,传统与青春完成了一场深情对话。当最后一个音节在空气中缓缓沉淀,余韵仍缠绕梁间,仿佛时光也为之停驻。那些被吟诵的古老记忆,并未随掌声消散,而是化作种子,悄然落进青年心头的沃土。文化传承从不是沉重的背负,而是心灵深处的自觉追寻,在每一次吟咏中苏醒,在每一寸光阴里生长。今日的诵读声终会隐去,但那份对根脉的凝望与挚爱,已如星火燎原,照亮前行的路。

图为2303茆友倩。记者 宋颖

图为2305徐殷佳。记者 宋颖

图为2303杨跃。记者 宋颖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进一步提升。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拓展了文化视野,还彰显了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教科学子将继续探索民俗文化的多元表达,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民俗不再仅是记忆中的片段,而是青年手中创新的火炬,照亮文化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以朗诵为媒,以民俗为桥,共赏民俗之美,共传文化之魂!让古老技艺在青春叙事中重获新生,让节气歌谣与现代节奏同频共振。


Copyright© 2020 淮阴师范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