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关工委工作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青春信仰”——教科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顾书明教授为青年教师学子讲述抗战历史

作者:肖康/文 戴云/摄审核人:顾伊荻时间:2025-10-31点击数:

教科网10月29日电(记者 肖康)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0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关工委在江淮大学旧址开展“赓续抗战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顾书明教授受邀担任主讲人,与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走进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红色土地,重温烽火岁月中的教育报国故事。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戴云

10月29日下午,顾书明教授以时间为脉络,从学校创办的时代背景切入,详细讲述了江淮大学在培养抗日骨干、传播进步思想、支援根据地建设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尤其重点介绍了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反“扫荡”斗争、为新四军输送人才、助力根据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鲜活事例。“在日伪封锁、物资匮乏的艰难环境下,江淮大学的师生们没有放弃办学,他们用茅草搭建教室,用手抄本传递知识,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参与抗日宣传,把‘教育救国、知识报国’的理念深深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中。”

聆听讲解的过程中,师生们不时驻足凝视展品,认真记录历史细节,不少同学还主动向顾书明教授提问,围绕“抗战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教育报国精神”等话题展开交流。活动接近尾声时,顾书明教授对青年师生提出殷切期望:“江淮大学的历史,是一部用热血书写的教育报国史。希望大家记住这段历史,不仅要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更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以知识为笔、以奋斗为墨,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在江淮大学旧址开展的抗战历史宣讲活动,是教科院关工委深化“红色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沉浸式”学习和“面对面”宣讲,让青年师生在触摸历史、聆听故事中感悟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爱国情怀。未来,学院关工委将继续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助力青年师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Copyright© 2020 淮阴师范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