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网4月17日电(记者 刘靖鑫 赵思晗)4月16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在2号楼智慧教室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科院副院长杨绪辉主持,主讲嘉宾为蔡月亮老师和申小春老师,两个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尹爱强 摄
研讨伊始,蔡月亮老师聚焦传媒类专业课程建设,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媒体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思政元素融入传媒类课程的策略。之后,他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思政目标和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的经验,并引用布鲁姆的观点,提出应从低阶到高阶设定课程思政目标。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尹爱强 摄
申小春老师围绕课程内涵、实施路径、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案例四个维度,系统解析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她结合典型案例,深入阐释了教育技术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逻辑与融合策略,重点从教学设计、方法创新、评价体系三个层面分享了课程思政的实践范式,为技术类课程与价值观引领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教学模型。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尹爱强 摄
在研讨环节,郭鑫、汪益、左晶晶、朱雅茹四位教师基于各自学科背景,针对课程思政的学理建构与教学转化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聚焦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疑问。两位主讲嘉宾结合具体案例,细致解析了思政育人成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媒介的适配性选择标准等问题。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为教育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之间搭建起一个协同育人交流平台。这种学科交叉的研讨模式,不仅有效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视野,更深度探讨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形成了多个具有实操价值的教学方案,为教育科学学院的课程改革注入了跨学科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