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思想火花的迸溅——教科院与石家庄学院交流会

作者:韦佳岐/文 审核人:时间:2015-10-18点击数:

  学术发展教育的传承在于学生、学校层面全面性的促进且提升,在于文化思想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在于交流双方的共赢和发展。本着这样的宗旨和目的,淮阴师范学院教科院于10月16日下午2点在会议室与石家庄学院就共进和发展主题展开交流会。教科院副院长曹如军、教育系主任罗刚、学科教学和技能主任张曦敏以及石家庄学院有关领导老师出席会议。

  首先,曹院长对于石家庄学院领导老师莅临交流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对学院的概况分设以及师资力量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和介绍。学院特色卓越教师班的设置以及与小学幼儿园的合作交流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和总结。


QQ图片20.jpg

图为石家庄学院领导发表讲话。记者 韦佳岐 摄

  随后,罗刚就院校合作展开具体陈述。罗主任认为院校合作本身就是对教师教学的促进,由理论走向应用能更加贴近一线幼儿园、小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对于石家庄学院老师提出的关于具体合作形式的问题,曹院长从两个方面作解释,一方面是借助课堂参与以教课评课的形式组织,另一方面希望与教育局共同组织研究,以教科院为主体教育局为支撑建立一个平台。他提出教师应员工内部分工严谨,并有一定的经费保障,而新政策的提出也将积极地协调解决教师工作量的问题,减轻教师教学研讨双方面的压力。

  学科教学和技能主任张曦敏就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她提出,应考编和国考硬指标的需要,教科院将其纲领性文件渗透入日常生活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组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学院内也以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的思想观为引由选拔优秀的学生人才建立虚拟班级卓越教师班,以求一届带动一届的勃发兴荣之势。同时,对于石家庄学院老师提出的有关师范生基本功大赛的问题,曹院长认为这是一项有利于师范生发展的活动,“活动选拔和抽测并存的方式更加合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进步有促进作用”。

  此外,石家庄学院也交流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和管理方面等情况和问题,其中就学生下乡顶岗教学展开讨论。曹院长提出建议: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待于完善,应当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以及提高职业教育观念,将学生下乡顶岗设定为一项学校层面的硬性政策。

  此次交流会是一个发展的平台,双方积极地进行了交流沟通,在教学、管理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石家庄学院对于我校领导分工的严谨和师资力量的雄厚表示赞叹和欣赏,并表示将积极汲取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成长,以追求更高层次的提升。


Copyright© 2020 淮阴师范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