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9月25日下午,教科院在会议室举办“欢庆古尔邦节”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教科院党委书记顾书明、院长蒋亦华、党委副书记高卫国与14名新疆同学共度佳节,感受家乡的温暖。
首先,高书记祝贺在座同学节日快乐,对新加入的4名新疆同学表示由衷问候。他向新同学介绍:开展庆祝古尔邦节座谈会是教科院的传统,目的是为了促进老师和少数民族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他表示教科院是一个大家庭,各位老师很乐意和大家交朋友,希望同学们也不要拘束,在教科院快乐成长。
随后,顾书记发表讲话:“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们行了万里路来到这里,一定要多读书。虽然过程会多有不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失为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他从淮安的历史切入,表示每个民族都有其多样性与独特性。同时,顾书记认为新疆同学对自己应有更高的定位,“你们既是学生,也是文明的传播者、文化的担当者。宣传新疆文化、分享新疆的自豪、让其他同学了解维吾尔族,这些都是你们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最后,顾书记对新疆同学提出希望与祝福,他鼓励新疆同学不要怕吃苦,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图为教科院领导与新疆学生共庆古尔邦节。记者 罗依帆 摄
此外,蒋院长以自身经历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赞叹新疆同学心地善良、多才多艺,不要埋没了人才。“尽快适应环境,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老师就是你们的亲人。新疆同学都能歌善舞,积极参加活动,让所有人看到你们的风采。”
在三位老师的教诲下,新疆同学皆有所感,有所得,心里满是感谢。一位新加入的同学表示:“虽然他乡,但不是异国。刚来的几天会有离开家乡的失落,但逐渐适应之后发现惊喜不断。宿舍同学、班级同学、老师领导都提供了许多帮助,真的是非常感谢和感动。”四年不长,时间飞逝;四年不短,友谊长存。教科院有新疆同学而精彩,新疆同学为教科院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