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倾心传授 分享智慧 同生共长

作者:朱彦/文 审核人:时间:2015-12-10点击数:

  12月8日下午,我校班主任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束彦主任的精心组织下,由王惠老师承担活动主持,与来自淮阴师范学院教科院卓越教师班的大学生们开展了以“如何组织一次班队活动”为主题的沙龙研讨活动。

2D518E4F83733BE89F3CEDA012D05288.jpg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罗依帆 摄

  本次活动主要由我校班主任团队中的第一梯队老师交流分享班队活动的主题确立、目标制定、活动前活动中的有效介入等相关活动系列设计;以及华师大两节班队研讨课再评再议,反思再重建;师徒共同策划一次班队活动等环节的相关话题进而有序开展。

  王惠老师与在座的各位大学生们分享了自己设计活动方案的心得感悟,主要归纳为四点:活动目标要依据年段特点﹑活动的育人价值﹑班级学生现状和发展潜力——具有显性的习得目标和隐性的熏染目标;学生分析依循学生心理状况以及活动前期中的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有效制定;活动分析力求体现其活动的价值﹑背景调查和分析﹑前期活动状况和活动预期;活动方案的书写力求栏目齐全,目标设定准确,核心推进过程清晰,预设育人提升点明确等要点。王惠老师的发言条理清晰,语言凝炼,切入班队课前期设计的各类要点,让卓越班的同学对班级活动方案的梳理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向。

  蔡舒老师的发言主要围绕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如何有效介入的话题作了自己的深刻理解。蔡舒老师予以分享了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活动,不仅需要老师的前期介入指导,还需要老师活动中的机智介入。虽然新基础学生工作提倡的主题活动应该是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呈现﹑自我发展的舞台,但并不意味着老师不需要介入。在主题活动中,教师不应仅仅成为观众和活动结束前模式化的总结者,而应该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动态调整者﹑活动过程的整体推进者,资源捕捉与价值开发者等,往往判断一节主题活动的质量依据的是教师介入的质量。

  活动中,陈玲﹑杜小四﹑陈丽和王慧等几位班主任老师也围绕班队会的设计和有效开展作了相继发言,戈文静和胡晴两位老师对上周所执教的华师大班会课提出自己反思重建的看法以及切合主题的相关后续活动。

CF31C976F69E151DE81693C6A44F6C3D.jpg

  图为学生活动交流。记者 罗依帆 摄

  在活动交流环节,来自卓越教师班的2013级学生陆安吉和2014级学生徐子悦两位同学也情不自禁地感慨各自的学习体会。她们结合在每周的跟班学习中,向师傅学习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再通过参加班队活动研讨后听取今天的沙龙专题汇报,改变了他们以往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以及对班级活动开展的前期预设,从活动的设计到方案的起草,再到活动的编排,育人点的生成,每一处无不让大学生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智慧火花的碰撞激发着在场每一颗潜心好学的他们。

  活动末,卓越教师班的班主任老师任红娟教授对我校的班主任工作给予了肯定,她深切地感受到我校班主任工作的浓浓氛围,是无私的奉献,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邱光军校长指出我校班主任工作室在对学校自身班主任队伍培养给予成长沃土的同时,还能成为大学生学习观摩的平台,这不仅是对我校办学的信任,也是淮师教科院对我校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希望班主任工作室在束彦主任的带引下强己助人,做好自己,更能积极引领示范,彰显一附小的班主任工作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与学生同生共长﹑谱写我校班主任与学生工作生命实践的新篇章。

             


Copyright© 2020 淮阴师范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